针对换热器胀接后的拉脱强度的研究,颜惠庚应用弹性理论和塑性理论对换热管与管板胀接处的残余接触压力分布进行分析,通过对轴向载荷施加强度对其影响的研究,计算出液压胀接接头处所能承受的拉脱力和压脱力,并提出了相关计算预测的理论公式。王海峰利用ANSYS仿真软件的接触分析功能模拟液压胀管及接头拉脱的全过程,综合考虑材料、胀接压力及结构尺寸等因素的影响,能精度较高地进行拉脱模拟从而得到接头处拉脱力的数值,从而解决液压胀管中相关结构参数和工艺参数的选取问题。汪建平采用有限元方法,根据管壳式换热器的实际工况,计算出每根换热管从管板中拉脱时受力的变化数值,并对拉脱力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寻找出产生最大拉脱力和拉脱力超过许用值的位置,提出了针对缺少因换热器管壁温度分布不均匀而产生不同拉脱力的计算方法。李文静认识到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在液袋式液压胀接时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弹性和塑性变形体系,因此对于拉脱力数值的精确计算存在的困难,从而利用SolidWorks软件的设计与仿真功能,构建了一种用于换热器拉脱力检测装置的三维模型,可以更加直观的表现出胀接时的运动状态并能精确计算出拉脱力的数值。以上众多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换热管与翅片胀接拉脱力的计算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但是研究对象大多针对于管壳式换热器,对于空调换热器方面的研究却不够丰富。

换热管与翅片在液压胀接过程中,不同的胀形区位置所能承受的拉脱力也有所不同。汪建平等学者利用有限元分析法,针对管壳式换热器在不同温度下的拉脱强度进行模拟,发现由于换热管在不同位置所受的温差不同导致其应力也有所变化,因此换热器各个部位所能承受的拉脱力也有所不同。李磊等学者通过研究单槽管孔胀接结构,发现槽的位置分布对拉脱力有一定影响,并且在获得较大连接强度和较好的密封性的前提下,槽的位置分布在液压胀接与机械胀接中并不相同。由于换热器是由同根换热管与多片翅片或者一定长度的管板所胀接而成,周俊河通过拉脱力实验研究,在5mm25mm的胀接长度内,拉脱力与胀接长度呈一定的线性增加关系。以上研究这对本课题对于不同位置的胀形区对拉脱力影响的研究具有指导意义,且机械胀接与液压胀接对于拉脱力的影响有所不同,在空调换热器液压胀接方面需要进一步探索。